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中国经济网)Pakistani students bring high-yield agri-magic from China to hometown

日期:2020年05月27日 09:28 作者: 浏览次数: 来源:


巴基斯坦学生将来自中国的高产农业魔术师带回故乡

王晓彤

BAHAWALPUR,5月25日(瓜达尔专业版)–来自四川农业大学的两名巴基斯坦留学生Muhammad Ali Raza和Sajad Hussain正在教授的指导下在中国使用和推广中国的玉米-大豆地带间作技术,目前已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

今年年初,COVID-19大流行迅速席卷全球,也阻碍了这两名学生重返大学。在回国期间,穆罕默德·阿里·拉扎(Muhammad Ali Raza)和萨哈德·侯赛因(Sajad Hussain)不仅在线学习,而且还充分利用时间调查了中国种植技术在巴基斯坦的表现。在中国,这种玉米-大豆地带间作技术已在19个省的476万公顷土地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创造了245亿元的新经济效益。但是,作为中国农民的成熟技术,它仍然对巴基斯坦不熟悉。带着将研究成果带给巴基斯坦农业部门的巨大希望,自2020年2月以来,阿里和萨哈德分别在旁遮普邦的Bahawalpur和Layyah开始使用这项技术。

旁遮普邦Bahawalpur的玉米-大豆地带间作。[照片/穆罕默德·阿里·拉扎(Muhammad Ali Raza)

起初,村民很好奇,甚至怀疑这种种植方法是否行得通。“没有人愿意相信我。他们把它当作白日梦。即使在少数情况下,农民也告诉我您做错了,”阿里回忆道。但是,玉米和大豆的强劲增长证明了这项技术的价值。现在,农民每天都在大量拜访,拍摄田地的照片并向他们咨询电镀技术。他们渴望掌握技术以提高下个季节的产量。

农民正在调查玉米-大豆田。[照片/穆罕默德·阿里·拉扎(Muhammad Ali Raza)

许多村民参观了玉米大豆农场。[照片/穆罕默德·阿里·拉扎(Muhammad Ali Raza)

这项技术也引起了政府和企业的关注。巴基斯坦孟山都公司和Engro肥料公司的官员参观了农作物,并请阿里在他们的研究农场中教他们这项新技术。此外,政府官员对这项技术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这可能是巴基斯坦谷物和豆类生产的新绿色革命。

当前,丰收的道路即将到来。“我发现与本地实践的玉米种植方法相比,玉米-大豆带间作模型显着减少了玉米植株的倒伏并提高了光利用率,” Sajad预计玉米单产将达到7500-8500公斤/公顷,增幅约为50%与不使用胶条的普通生产相比。此外,关于在自己的家乡首次进行大豆种植以促进种植,阿里预测单产为1350至1650公斤/公顷。

条带间作条件下玉米和大豆的产量响应。[照片/ Sajad Hussain]

中国教授在整个种植过程中提供了慷慨的支持。由杨文宇教授及其团队在中国开发玉米-大豆带间作系统18年,并提出了将该技术引入巴基斯坦的核心思想。“我们发现在巴基斯坦,没有高产和耐荫的大豆品种。因此,教授们帮助我设计了一个耐荫和高产大豆品种筛选试验。”在采访中,萨亚德和阿里都对杨文宇,杨峰和刘卫国教授表示了不止一次的感谢。四年前,阿里选择了兄弟中国作为博士学位。学习而不是去加拿大。正如他所说,这是改变他一生的正确决定。在中国,他得到了所有人的爱,尊重和关心。

一旦国际航班恢复,阿里和萨哈德将返回四川农业大学完成学业。上周,习近平主席回答了巴基斯坦学生的来信,鼓励他们促进青年的交流和了解。萨亚德和阿里都感到鼓舞。展望未来,他们希望可以将更多的技术和创新引入巴基斯坦。“我鼓励中国投资者利用这次机会参与巴基斯坦农业部门以实现双赢合作。此外,我们需要加强科学研究和人员培训方面的合作,以改善两国。”阿里说。

这里可以提到的是,根据巴基斯坦总统阿里夫·阿尔维(Arif Alvi)于2020年3月访华期间两国之间签署的谅解备忘录,巴基斯坦和中国同意建立两个单独的联合工作组,一个是科学技术小组,另一个是在农业方面,则在中巴经济走廊(CPEC)的总体主题之下。作为CPEC第二阶段的重点,双方将加强农业合作。

(编辑:陈雷)


http://en.ce.cn/main/latest/202005/25/t20200525_34973508.shtml